张志励,男,宁夏和泰堂医药有限公司创始人,宁夏和泰堂中医研究院院长,中国民间中医协会主任委员、中国中医药信息协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会理事。中国抗癌协会会员,先后师从名医朱良春、卢致鹏、李佃贵、张学顺、翟相荣、汪建勋等,擅长风湿病、强直性脊柱炎、白癜风,银屑病等皮肤病的治疗。
医学经历
23岁时求学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。
2019年7月,由他牵头的全国中医药大咖齐聚宁夏固原市,召开“西北中药材展销暨六盘山中药材发展学术研讨会”,共话中医药产业发展大计。
2016年6月17日,张志励成立宁夏和泰堂医药公司。
2017年,成立宁夏“和泰堂”中医研究院。
2020年,参加第二届西北中药材学术研讨会暨六盘山中药品牌发展推介会。
临床科研
多次参加医药学术会议,主持临床科研课题5项,其中《张志励七大王散》于2018年11月被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列入慢性病康复适宜技术(产品)向全国推广;学术心得《麻黄汤运用心得》《中医现代疗诊》《柴胡疏肝散加减临床治愈黄疸、胆囊炎病例讨论》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探讨》《三七加大黄治疗肝病经验》《张志励治疗白癜风临床》《中医治疗白癜风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探究》《用复方黑白如意散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》等主笔都已出版。
学术论文
《打造宁夏道地中药材区域品牌全面提升中药材产业竞争能力》
《中医药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可行性研究》发表在《光明中医》。
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探讨》
《用复方黑白如意散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》
《中医药在治疗形形色色的头痛中优势》
《中国冷背药材研究与传承》
《张志励对小儿癫痫病的辨证论治》
2022年张志励发表的《中医药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可行性研究》,被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转载。
2023年张志励发表的《岐黄文化与中医药发展》《激浊扬清 谈中医文化的重塑之道》《中国冷背药材研究与传承》《打造宁夏道地中药材区域品牌,全面提升中药材产业竞争能力》等文章,相继被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转载
张志励棍据浊毒治论慢性混合型湿珍(中医湿疮)的探讨
宁夏和泰堂中医研究院张志励 宁夏银川 750001
摘要:目的:探讨对慢性混合型湿疹(中医湿疮)患者实施中医辨证 治疗的有效性。方法通过随机分组的形式将本中医馆收治的慢性混合 型湿疹(中医湿疮) 患者 40 例分成两组,针对 A 组 20 例患者实施西 医治疗干预,针对 B 组 20 例患者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干预对比两组慢 性混合型湿涉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。结果:B 组慢性混合型湿渗患者 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、症状改善时间、皮损面积均低于 / 短于/小 于 A 组慢性混合型湿疹患者(P<0.05),且 B 组患者干预后的治疗有效 性相对于 A 组患者更高(P<0.05) ,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。结论:对慢 性混合型湿疹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的有效性较为显著,能改善患者皮损现象,缓解患者临床表现,促进患者预后。
关键词:中医辦证;慢性混合型湿涉疹(湿疮);治疗优良率
慢性混合型湿疹主要是指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由于多种内外 因素引发的容易反复发作的,存在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,主 要是由于遗传因素、致敏因素、系统性慢性疾病、神经精神因素及个 体因素等等导致的。慢性混合型湿疹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手足 部位、肘窝、小腿、股部、乳房、外阴、肛门等部位的皮疹、丘疹、 局部皮肤增厚、瘙痒等等症状,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水平。有效的临床 治疗显得尤为重要,以往临床中一般对患者实施药膏涂抹配合西药口服治疗的干预,治疗效果并不显著。中医临床中提倡对患者实施辦证治疗,为了分析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混合型湿疹的有效性,本中医馆针 对收治的 40 例慢性混合型湿疹(中医湿疮)患者展开了治疗对比的分析。
1 资料与方法
1.1 临床资料
通过随机分组的形式将本中医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收治 的慢性混合型湿瘆(中医湿疮)患者 40 例分成两组,A 组 20 例患 者中男女比例为 12:8 例,年龄集中在 20 至 75 岁之间,均值为 (42.63±6.35) 岁,病程时间 1 至 12 年,平均病程为(5.32±2.15)年; B 组 20 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 11:9 例,年龄集中在 21 至 76 岁之间, 均值为(42.65±6.37)岁,病程时间 1 至 13 年,平均病程为(5.33±2.16)年。统计学处理两组慢性混合型湿疹(中医湿疮)患者的资料,结果显示差异小(P>0.05),无统计学意义且可比性高。
1.2 方法
针对 A 组 20 例患者实施西医治疗干预,采用口服 9mg 息斯敏+涂抹新适确得乳膏的方式进行治疗干预。
针对 B 组 20 例患者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干预,针对风、湿、浊、 毒、淤等且久伤元气,阳气虚弱的患者采用温阳、活血、祛湿、祛风、 清热,化油解毒的治疗方案。选择为桂枝茯苓丸、四妙散和荆防败毒 散进行治疗。在此基础上结合久病患者加马齿笕进行加减治疗。针对阳气弱、小便淋漓状态及大便干结的患者采用温阳补气、解毒散结的治疗。伴有淋巴结肿大加人参、制附子、全蝎和蜈蚣;针对病情严重、 全身湿疹的患者加用麻黄、牛夢子进行加减治疗。针对心火旺盛、舌 尖干红、失眠的患者使用加用黄连解毒汤方、黄连泻心汤方义进行加 减化裁治疗。还应给予患者坚阴除湿法治疗干预。针对病邪湿浊粘滞 患者加用 “提壶揭盖” 法治疗,在以上药方上加用麻黄、羌独活达到祛湿、外散、内化、清除病毒的治疗干预。
1.3 观察指标
针对 A 组与 B 组慢性混合型湿疹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、症 状改善时间、皮损面积及治疗有效性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。(1)中医 症状评分:对患者的皮损、皮肤瘙痒、红肿等症状进行评分,总分 45 分,分数越高患者的中医症状越严重。(2)治疗有效性:治疗后 患者皮损消失或改善 75% 以上,患者恢复正常生活,且半年内无复发。
1.4 统计学分析
采用 spss22.0 软件进行处理,中医症状评分、症状改善时间、 皮损面积为计量资料,采用均数标准差(X±S)表示,治疗有效性为
计数资料,采用 x2 表示,当 P 小于 0.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
2 结果
A 组 20 例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有效性为 70.00% (14/20),B 组 20 例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有效性为 95,00%(19/20),两组相比:x2 值=4.33, P 值=0.04;两组慢性混合型湿疹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、症状改善时间、皮损面积存在较为品著的差异(P<0.05),有统计学意义;数据见表 1 所示:
表 1:两组慢性混合型湿疹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、症状改善时间、皮损面积
中医症状评分(分)
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|
症状改善时间 (d) |
皮损面积 ( cm2) |
||
A 组(20) |
22.15± 2.59 |
18.79±1.96 |
15.29±3.47 |
2.56±0.55 |
b 组(20) |
22.30± 2.62 |
15.37±1.68 |
11.15±3.33 |
2.22±0.45 |
t 值 |
0.18 |
5.92 |
3.85 |
2.14 |
P 值 |
0.86 |
0.00 |
0.00 |
0.04 |
3 讨论
慢性混合型湿疹在中医学中属于“湿疮 ”的范畴,主要是由于湿 热内蕴、血燥风胜、脾虚湿阻、外邪袭表等导致的,严重影响患者的 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水平。中医临床中提倡为患者实施以“健脾养血、 活血化瘀及除热利湿 ”等为主要治疗原则的治疗方案,中医辨证治疗 的过程中提倡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及病程时问等开展的一系列辨证 加减治疗干预,祛风清热、化浊解毒、温阳补气、解毒散结、祛湿解 毒的治疗方案,能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,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 表现,缩短患者的病程时间,缩小患者的皮损面积,促进患者生活质 量水平的提高,改善患者预后。本研究结果表明,实施中医辨证治疗 干预的 B 组慢性混合型湿疹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、症状改善 时间、皮损面积显著低于/短于/ 小于实施西医治疗干预的 A 组慢性混合型湿疹患者,且 B 组患者干预后的治疗有效性相对于 A 组患者明显更高,说明对慢性混合型湿疹患者开展中医辨证治疗的有效性较为显著。综上,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混合型湿疹(中医湿疮)治疗效果较为显著,建议在日后的临床中加以推广中医治疗优势。
上一篇:中医非遗传承导师--丛凤文 | 返回目录 | 下一篇:中医非遗传承导师--黄小侠